QQ在线咨询
电话
0754-86712221
我们目前正在经历一次物种大灭绝       日期:2019-06-17

“我们目前正在经历一次物种大灭绝”


在生态系统中,个体的生老病死、新物种的产生和已有物种的灭绝,都是自然过程的一部分。

但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现在物种灭绝的速率已经是正常背景下的1000

全球野生动物的数量减少了50%以上,而这一切,人类是罪魁祸首。


我们不妨试想一下,当有一天地球上物种逐渐消失直至灭绝,环境被破坏,植被大范围大面积减少,

留下光秃秃的山、没了草原、没了草长莺飞,当狂风暴雨袭来,山上没了植被遮挡物,第一个遭殃的就是人类自己,

包括人类居住的家园,我们难道没有见识过洪水、天灾带来的毁灭性打击吗?





从热带雨林到北极冰海,地球上的生物千奇百怪,丰富多彩,具有令人惊叹的多样性。

我们常说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非常重要,从另一角度看,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到75亿,人类在地球上留下的巨大足迹对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昆虫和海洋生物造成了毁灭性影响。

由于我们侵占动物的栖息地、过度捕猎和捕捞、把入侵物种引入新的生态系统、带来有毒污染和导致气候变化,已把成千上万种物种逼到了灭绝的边缘。

2014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过去40年里,全球野生动物的数量锐减了50%。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估计,自1970年以来脊椎动物的数量总体下降了60%。

过去20年,美国帝王蝶的数量锐减了90%,约9亿只,同时锈补丁大黄蜂的数量减少了87%。

由于过度捕捞,太平洋仅剩下3%的蓝鳍金枪鱼原始种群。

WWF执行主任迈克·巴雷特说:“我们正梦游到悬崖边。”





许多科学家现在认为,人类正在经历一个“物种大灭绝”时期,即至少7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的时代。

不过,之前的灭绝事件与现在不同,因为它们是由自然灾害或地球气候变化引发的。

这一次,推动大规模物种灭亡的是人类。

正因为如此,科学界现在开始争论是否要把当前的地质时代重新命名为“人类纪”。


人类作为最高级的物种,却在做着最低级的事情——“破坏环境,伤害动物”。

清醒一点吧,人类,为了我们共同生存的家园,献出自己一点力量,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以下截取了部分卢平在界面新闻的“好问”栏目回答了一些关于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希望可以引起更多的人对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与重视。


(卢平:美国密歇根大学生态演化系博士后,研究基因组演化和系统发育。

独立科普作者,科学松鼠会成员,为果壳物种日历、“

我是科学家”等媒体、出版机构写作、翻译科普作品十余万字。)


问:我们日常的哪些行为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卢平:对于无法养殖或者养殖成本高于捕猎野生个体的物种,消费其产品会促进对这个物种的捕猎,很多时候会导致物种濒危乃至灭绝。散养、遗弃宠物,比如猫狗、巴西龟、蛇等等,或者盲目放生动物,这些动物会威胁本地原生的野生动植物生存。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产生的塑料垃圾可能威胁鲸豚类、海龟、海鸟等各种海洋生物的生存。反过来,拒绝、制止这些行为,举报非法行为,普及环保常识,就是保护了野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一个例子:由于东亚人群对“花胶”(加湾石首鱼鱼鳔)的不合理需求,使用流刺网捕捞石首鱼已经使得小头鼠海豚种群极度濒危,目前只剩下数十只个体。(在这里还想加一个例子:贩卖猛犸象牙制品目前还并不违法,但是可能会由于其宣传效果,导致非法象牙制品的需求增加,其实很可能是变相鼓励偷猎。)



问:防晒霜会对珊瑚有哪些影响?

卢平:有研究表明,传统防晒霜中的关键成分羟苯甲酮和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等会导致珊瑚白化,也就是共生的藻类脱落、珊瑚虫的死亡。这些成分在海水中会经由食物链富集,滤食海水中养分的珊瑚虫体内会积聚这些有害物质。因此,外出到海边游玩时,请尽量选择对珊瑚安全(reef-safe)的防晒产品。




问:全球变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会有哪些?

卢平:每个地区生物群落的稳定平衡其实是建立在生态系统中光、热、水等非生物因素的稳定之上的。比如热带海水中冷血的鲨鱼等捕食者占优势,而在寒冷地区的海水中能“自己发热”的温血鲸豚类更能发挥长处捕到鱼类。气候变暖会导致原有的系统发生动态变化,有的物种消失、迁出,有的物种迁入、增长,达到新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无法迁徙或者因为各种原因不能适应的物种就会灭绝,当然也会有物种因为可用的栖息地增大,扩散到更多地区,产生遗传上的分化,甚至形成新的物种。



保护生物多样性现状如何?

有哪些意义?


问:目前现有的生物多样性是如何演变来的?保护现状如何?

卢平:地球生物演化史是物种分化扩张伴随着灭绝的动态过程。资源丰富多样的环境中,物种祖先会渐渐分化成适应不同“小生境”的新物种;环境变化或者有适应性更强的物种出现时,又会有一些物种灭绝。有一些演化过程会加速物种多样性的形成,比如很有趣的是有性生殖的物种中,雌雄两性之间的性选择会导致快速分化,短时间内辐射出许多互相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的新物种。演化历史上因为环境变化发生过几次大灭绝,而目前地球上的物种灭绝速率是相对较快的,可以说目前我们正在经历一次物种的大灭绝。为了保持一个我们人类自己适应、喜爱的环境和生物圈,我们的保护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问:对于保护物种的多样性,我接收到的信息大部分集中在两方面。


1、失去多样性会导致极其严重的后果。

2、人文主义,悲天悯人悯万物。 今天看到这个问题,我也非常好奇。从客观角度来说,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有多大?


卢平:这两个角度都没有错误。前者是功利主义的角度,生物多样性的毁灭很可能为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比如我们的农业生产中,昆虫的传粉仍然是很多作物生产中的关键一步,而传粉者的多样性和种群命运与当地环境、全球气候息息相关,更不用说全球庞大的渔业捕捞规模。后者也并不是无病呻吟,著名博物学家、昆虫学家爱德华·威尔逊曾提出人类都有“亲生命性”,丰富多彩的自然万物早已融入了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


问: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保护物种多样性是否也只是一个相对概念的伪命题?环境都不存在了,物种是否还有必要继续强行存在?

卢平:首先,“环境不存在”本身就是对人类自身的威胁。其次,放在三十多亿年演化历史的尺度上来看,物竞天择是没问题的,二叠纪大灭绝杀死了地球上95%的生命,但生物圈依然可以恢复。问题在于人类也不过是一个物种,在希望继续存在发展的基础上,我们在可预见的未来还要依靠地球上现有的生物多样性。所以,地球并不在意,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问:我们日常生活在城市里人可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做些什么?

卢平:其实很多。现代城市生活的便利其实有不少是以其他地区环境健康为代价的。比如各种一次性塑料制品,在为我们的快递、外卖和其他包装服务过之后会变成难以分解的垃圾,污染海洋、威胁海洋生物的生存和健康。减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可能只是把一个塑料袋重复使用多次的举手之劳,也能成倍地减少我们产生的不可降解垃圾。另外,只要有条件,关注生态议题和科普、为更多人尤其是下一代培养热爱自然的意识、参与当地社区的公民科学项目、支持各种公益组织NGO的环保事业,都是每个公民能为生物多样性做出的宝贵贡献。又比如拒绝野生动物制品、不乱放生、不散养猫狗、举报非法野生动物饲养贩卖等等,也是一些看似很小但又切实可行的保护努力。



(部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凯纳呼吁:爱护动物

从你我他做起

每一个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